济南电子机械工程汽车学校2020年录取分数线暂未公布,预计在2020年6月份公布。以往数据表明中职学校在划定录取分数线时,通常以考生当地普高招生分数线为基准分数线,考生可参考2019年山东地区普高及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情况。
山东普高录取分数线
地区 | 普高录取线 |
山东济南 | 390 |
山东地区普通高中分数线表格
学校名称 | 普高录取线 |
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 | 496 |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 480 |
山东省济南第三中学 | 456 |
济南电子机械工程汽车学校教学动态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国务院《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的通知等文件发布,这都为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了前景。校企合作是当前改革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教学模式、培养模式和评价模式的关键环节,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如何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我们当前应当下大功夫去探索和研究解决的难点。
近年来,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持续表现强劲,市场容量不断扩大。工业机器人作为先进制造业中的重要装备,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和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正处于加快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以工业机器人为主体的机器人产业,正是破解我国产业成本上升、环境制约问题的重要路径选择。2018年是济南新旧动能转换破题起势之年,传统制造业要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改造,离不开核心技术的支撑。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机器人作为重点产业进行培育,使传统制造业“老树发新芽”,工业机器人应用将更加广泛,也急需各层次的人才储备。
为探索和实践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构建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加快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助力济南济南市新旧动能转换,更好的为济南市域经济发展服务。2018年5月18日上午,济南电子机械工程学校隆重举办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校企合作签约仪式暨“智汇未来”校企合作高峰论坛。活动共分为校企合作签约仪式暨论坛开幕式、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室揭牌、工业机器人实训教学观摩、“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需求分析与培养”专家报告和互动交流五部分。江苏汇博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济南吉利汽车有限公司等企业代表,济南职业学院、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和山东职业学院等高职院校代表,嘉祥职业中专、济南信息工程学校等济南市域十余所中职学校代表和济南电子机械工程学校师生代表200余人参加了活动。活动由济南电子机械工程学校闫少华副校长主持。
在校企合作签约仪式暨论坛开幕式上,济南电子机械工程学校苗向阳校长、济南市教育教学院职教部于光明教研员、江苏汇博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王振华教授分别致辞。对济南电子机械工程学校牵手江苏汇博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校企战略合作,深化探索产教融合,推行校企协同育人,主动对接服务济南市域经济发展,助力济南市新旧动能转换,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就校企双方深化专业建设、师资培训、人才培养,探索构建具有济南特色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建议和希望。
在校企共建的工业机器人技术实训室,学校第一批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方向班的40名同学,正在汇博机器人公司培训讲师杜康宁和学校于建、战泽航三位老师的组织下,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精彩、高效的理论授课,规范、实用的技能训练,赢得了与会专家和老师的赞同。与会代表并就实训室建设、专业建设、教学模式改革、课程开发、教学资源建设等与济南电子机械工程学校、江苏汇博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领导、专家、老师进行了充分的交流、探讨。
在专家讲座阶段,江苏汇博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江苏省先进机器人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苏州大学先进制造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王振华教授做了题为“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需求分析与培养”精彩报告,报告共分为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人才需求、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培养和江苏汇博机器人公司介绍四部分。
最后,由济南电子机械工程学校教导处赵庆华主任主持,江苏汇博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王振华教授、济南职业学院中德学院院长车君华博士、济南吉利汽车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主管吕磊、章丘职业中专王锡林主任、济南电子机械工程学校姜治臻科长等五位嘉宾参加了现场互动交流,就中高职工业机器人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就业岗位及汇博公司如何发挥企业自身优势助力学校人才培养,济南吉利汽车有限公司工业机器人应用情况及工业机器人应用企业对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人才需求、工作岗位及岗位能力要求,“高职院校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及如何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济南市域中职学校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困难等话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通过本次论坛,明晰了中高职院校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培养方向、培养定位、培养目标;理清了深化产教融合、构建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加快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坚定了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教学模式转变、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信心。必将为培养更好、更多的技能型人才,助力济南市新旧动能转换和传统制造业的升级改造,服务济南市域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